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求知欲望
一节好的课,不在于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,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,从而培养了学习的能力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善于构思和安排,能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关键时刻,烘托气氛,激起学生的悬念,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。 一、创设情境,激起动机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天,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,兴高采烈地迈入学校大门的。这时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,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学习。数学课上,老师根据课本上准备课中的画面内容编成故事。让故事里的小主人--小明带着孩子们"参观校门"几个小朋友在浇花,几个同学在踢球……。这样,寓教的知识和观察方法于有趣的故事之中,孩子们会从心底里喜欢上学校、老师和数学课。 二、精心设疑,诱发兴趣 学起于思,思源于疑。有疑问产能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,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、积极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。例如:在学习"年、月、日"时,课前就讲了一个小故事:肖明今年已经8岁了,可他的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3个生日,你知道小明的哥哥小强今年几岁吗?这是怎么回事呢?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,各自说出自己的猜测,老师笑而不答说: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可以给你正确的答案。通过学习平年和闰年的知识,发现小强出生在1992年的2月29日,1992年是闰年,每四年中才有一个闰年,所以到2000年,小强今年有12岁了。 三、通过游戏活动,唤起学生的求知欲。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,结合所学的知识的内容,恰当的开展游戏,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、求思索、练技能。 例如: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加、减法概念以后,我们便做了一个摘苹果的有消息:(出示一棵树在铁板上,树上有6个苹果)。 ①树上有6个苹果,如果摘下2个,猜猜树上还剩几个? ②树上原来有6个苹果,现在树上还剩3个,猜一猜摘了几个苹果? ③从树上摘下2个苹果,树上还剩下4个,猜一猜树上原来有几个苹果? 开始学生凭着直觉猜,随着感性材料的增多,学生慢慢悟出了三量之间的变化规律,会列出算式计算。另外还可以进?quot;说悄悄话""藏数""夺红旗"等游戏,学生都十分喜欢,既可以给中学生的有意注意,又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。 四、动手操作,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。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。在教学中,可利用学生"好动、好奇"的心理,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,在操作中有所发现,激起学习兴趣,使他们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。 例如: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。在学习5的组成时,首先请学生拿出5个小棒,要他们分成左右两堆,想一想可以怎么分,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,然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了4种方法:5(3,2)、5(4,1)5(1,4)、5(2,3)这时,老师又提出要求:"刚才大家每人只摆了一种,谁有本领能把这4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很有规律地找出来?"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会后有代表发言,把5个小棒都放在左边,每次移1根道右边,就可以分成4和1、2和3;1和4。也可以反过来,分成1和4;2和3、3和2;4和1。两种方法都不错。同学们受到表扬,学习的兴趣更大了。学完5的组成后,6~10各数的组成不用老师教,学生也能主动、清晰、有序的输出各数的组成。 兴趣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,教师只要能在这方面有创新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,学生的学习也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文章
怎样上好一节课
2005-1-18 11:43:04
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
2005-1-18 11:39:48
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心跳
2005-1-14 16:05:33
“展示我的风采”-记(六.一)主题中队会
2004-12-28 10:39:22
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
2004-12-24 16:11:3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