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管理 | 思想教育 | 教学质量 | 高中课改 | 校本研训 | 校本课程 | 评价体系 | 研究性学习 |

 

  学校德育的内容、意义和方法——兼论国科园学校的德育特色

  “以德治校”就是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,德育是一切工作的灵魂,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以德育为自己的特色,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海南国科园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特色。
  首先,什么是德育?从字面上看,就是品德教育,其实就是精神文明教育,或者说人文精神教育。不过,中国的“德育”又有自己的独特内涵,与其他国家的德育含义有所区别。中国的德育包括五个方面:第一,政治教育。如教育学生拥护党,拥护社会主义,热爱祖国,热爱中华民族等,属于政治教育。第二,思想教育。如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(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),我们学习雷锋精神,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,学习他甘当螺丝钉的价值观,这都属于思想教育。第三,品德教育。这是我们中小学德育的重点,要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养成良好的品德,如尊敬师长,爱护同学,礼貌待人,爱护公物,拾金不昧,诚实守信,等等。第四,法纪教育。就是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。“纪律是革命胜利的保证。”我们必须有铁的纪律才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。在校遵守纪律,长大才会成为守法的公民。据公安部门统计,青少年犯罪者基本上都是学校的违纪学生,所以,学校的法纪教育十分重要。第五,心理健康教育。现代人才标准有五条,其中一条就是心理健康,即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,如兴趣、情感、意志、性格等。但目前,有5%的学生有心理障碍。几乎一半的学生多少有些心理问题,他们以自我为中心,与他人协调能力差,考试焦虑,自卑感强,神经质等。美国每300名学生即配备一个心理辅导教师,而我们没有条件,只有靠年级主任、班主任做兼职心理教师。要学习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常识,如心理咨询的基本特点就是听对方倾诉,以达到自慰,自我排解,而不是要求对方怎样去做。这是一种很科学的德育方法。
  其次,为什么把德育看成是灵魂,为什么把德育放到一切工作首位?中国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德育。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,把“德”放在首位。邓小平经过“89”事件,吸取教训,提出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,对当时只抓物质文明建设,忽视精神文明建设,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。江泽民看到了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,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,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不能担此重任,于1999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,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以德育为灵魂。
  我们国家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,当作一切教育工作的灵魂,这是与国际接轨的,是符合国际大潮流的。
  1972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报告,提出“学会生存”的口号,对全球教育改革起了重要指导作用,我国也不例外。“学生生存”主要是从知识和能力提出来的,培养能力,发展智力,风靡80年代。
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,与会专家最后得出一致结论,21世纪教育的共同指导思想,应当是教育青少年从只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,关心一些全球性的问题:“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、生态利益”,“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”,“关心他人”,“关心家庭、朋友和同行”,“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”,一句话,21世纪的教育可以集中到四个字——“学会关心”。这是从品德和心理上提出的,是德育!
  传递文化仅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功能,教育更主要的功能是塑造学生的人格,让受教育者有美好的心灵。德育应该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。
再其次,关于德育的途径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中指出,“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......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,寓德育于各学科教育之中,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,讲究实际效果,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”。这就是要求我们要保证德育有必要的时间和空间,并且有正确的德育途径。具体到中学部,我们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。
  第一条,寓德育于各学科教育,通过课堂进行渗透,这是我们德育的主渠道。中学部要求教职工全员德育,全时空德育,在各自的学科,各自的岗位,对学生进行德育。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,主要通过这个渠道完成。如语文讲鲁迅的《药》可以使学生从小说中看到,中国革命靠资产阶级是不行的,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,革命才能成功。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党,这就渗透了政治教育。如历史,文天祥败过零丁洋,赋诗:“自古人生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这首小诗足可以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,价值观。数学课教师结合课文讲一个数学史上的小故事,足可以唤起一批学生的科学精神,大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其中一个。这就是渗透思想教育。
除此以外,我们还开设校本课程,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德育。如七年级开设心理辅导课,审美课,文学欣赏课;八年级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;高一年级开始人文选修课;等等。都是围绕中学生的德育通过主渠道进行的教育活动。
  第二条,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,在文化课堂上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同样,在德育中我们也要转变观念,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,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主体需要,组织多种活动,引导学生参与,培养学生的选择、鉴别能力,注重内化,提倡体验式、互动式、渗透式、陶冶式、咨询式。中学部七年级建立心理咨询室,开设心理辅导课,根据学生的思想问题设计心理辅导课,深受学生欢迎,我们将推广到整个中学部。
  社会实践活动,大型教育活动,野外郊游活动,对学生均有很大的教育作用。如我们组织一年一周的学军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,学生投入军营生活,对提高学生的纪律性,磨练学生的吃苦精神,收益很大。我们组织“10·1”爱国主义演讲比赛,使学生受到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。我们组织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秋游,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。我们还要组织春运会、春游、红五月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,吸引学生参与,陶冶学生的情操。
  第三条,寓德育于管理之中。学生的纪律性,学生的行为规范,必须在学生的严格管理中才能养成。中学部建立强有力的德育管理体系,如图示:


中 德 政治思想教育科——班主任——科任老师
学 育 政 学生会——学生分会——班委会
部 副 教 团委
校 校 处 团总支——团支部
长 长 生活管理科——生活老师

  并且安排了学校行政值班、各年级教师值班、学生会值班,使全员德育,全时空德育有了组织保证。在国科园学校织成了一张严密的网络。学生每周在校,从每天早晨起床、早操、上课、进餐、午休、完休,到周末离校均有规章制度,并有人督促、评比、执行。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,进入社会,一定是有道德并守法的公民。
  国科园的德育特色,在我们的三条德育途径中形成,我们决不搞说教,决不搞形式主义,我们奉行的是实效德育。

论文明班集体的评选 关于德育的哲学思考
我们是这样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